做试管婴儿为什么查性激素六项?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一定要了解-广州孕育
试管婴儿进周前会做很多的检查,比如基础卵泡、子宫内膜厚度、AMH、激素六项及术前五项等,但其中以激素六项的检查尤为重要,其检查结果催乳素、雌二醇、FSH、睾酮、孕酮、促黄体生成素在不同的生理状态其结果也不同。反之亦然,不同生理状态也会反应出不同的激素六项检测值。
性激素六项与试管婴儿成功率的关系
在启动进周促排前,医生会根据激素六项的检查结果制定不同的促排方案和移植方案,常见的冻胚移植、鲜胚移植、囊胚移植或不同的胚胎等级所对应的性激素六项参考标准完全不同。
性激素检测的抽血时间:
卵巢功能的基础状态:月经第2~5天。
黄体功能:月经周期规律:月经第22~24天检测P+E2;月经周期不规律:月经来潮前1周检测P+E2。
促排卵过程中预测排卵:超声卵泡大小+E2、LH。
闭经:任意一天抽血。
在检查性激素六项前需要注意,抽血前不要进食,同时检查前的三天要禁止性交,检查过程中要方式心情以免对身体及心理造成负担,影响到最终的结果。
性激素六项正常值范围
性激素检查对于大都是女性来说,一定要注意检查的时间状态,一般在月经时期会有不同的性激素反应,因此其正常的参考值也会有所变化。
性激素六项检查报告(实例)
检查项目正常值参考意义
- 促卵泡成熟激素(FSH)5~40mIU/ml作为正常值FSH值低见于雌、孕激素治疗期间、FSH值高见于卵巢早衰、原发性闭经等。
- 促黄体生成素(LH)排卵前期2-15U/L;排卵期20-100U/L诊断卵巢功能衰竭、多囊卵巢综合征
- 催乳素(PRL)非哺乳期,血PR1正常值为:0.08-0.92nmol/L高于1.0nmol/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
- 雌二醇(E2)排卵前期48-52lpmol/L;排卵期370-1835pmol/L;排卵后期272-793pmol/L 诊断卵巢功能低下、卵巢早衰等
- 孕酮(P)排卵前为0~4.8nmol/L;排卵后期为7.6~97.6nmol/L见于黄体功能不全、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
- 睾酮(T)0.7-2.1nmol/L可引起女性不育
总之关于性激素六项报告单1,目前暂无完整的、统一的内分泌性激素测定值,不同实验室检测所得的结果也会有变化,因此正确的解读与评价应该在出具化验单的医疗单位进行。
卵泡刺激素(FSH)
由腺垂体分泌的糖蛋白激素,促进卵泡发育,活化颗粒细胞内的芳香化酶,促进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。
FSH正常参考值(月经第2~3天):
- 青春期前
- <5 IU/L
- 绝经期
- >40 IU/L
- 育龄女性
- 卵泡期 2~15 IU/L、排卵期 10~30 IU/L、黄体期 4~15 IU/L
FSH的临床意义:
❶水平升高:卵巢早衰、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(查染色体)、双侧卵巢切除术后、真性性早熟等。
❷水平低下:中枢性闭经(垂体性功能低下)、席汉综合征、假性性早熟等。
不同程度FSH异常升高:
- 1卵巢储备下降(DOR):国内 FSH>10 IU/L,国外FSH>12 IU/L
- 2卵巢功能不全(POI):2015年ESHRE FSH>25~30 IU/L
- 32011年ESHRE国际诊断标准:年龄<40岁,基础fsh>40 IU/L,闭经4个月
黄体生成素(LH)
由腺垂体分泌的糖蛋白激素,促进成熟卵泡排卵,排卵后,LH可促进颗粒细胞黄素化,并促使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。
LH正常参考值:
- 青春期前
- <10 IU/L
- 绝经期
- 30~130 IU/L
- 育龄女性
- 卵泡期 5~20 IU/L、排卵期 30~100 IU/L、黄体期 4~15 IU/L
LH的临床意义:
❶水平异常升高:卵巢早衰、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、双侧卵巢切除术后、真性性早熟、PCOS等。
❷正常升高:月经中期LH升高见于排卵。
❸水平低下:中枢性闭经(垂体性功能低下)、席汉综合征、假性性早熟等。
基础LH水平的测定对性早熟具有一定的筛查意义,基础LH<0.1 lh="">3~5 IU/L,可肯定有中枢性发动
雌激素(E2)
由卵巢产生,是雌激素中活性最强的激素,在排卵期达到高峰,妊娠期的胎盘可以大量产生。
E2正常参考值:
- 青春期前
- < 10 pg/ml
- 绝经期
- < 40 pg/ml
- 育龄女性
- 卵泡期 25~100 pg/ml、排卵期 100~500 pg/ml、黄体期 50~240 pg/ml
- 妊娠期
- 随孕周的增加而上升(注:单位换算pg/ml×3.67=pmol/L)
LH的临床意义:
❶水平升高:青春期前升高,提示女性性早熟;卵巢颗粒细胞瘤、多胎妊娠;使用促排卵药物:CC、HMG等。
❷水平低下:绝经期;原发和继发性性功能低下;卵巢切除术后或放化疗后卵巢功能衰竭。
孕酮(P)
由卵巢黄体、肾上腺皮质、妊娠时的胎盘产生,与雌激素一起,参与维持月经周期的功能活动。
P正常参考值:
- 卵泡期
- 0.2~0.4 ng/ml
- 排卵期
- 8.5~32.2 ng/ml
- 妊娠期
- 早孕期 20~30 ng/ml、中孕期 50~100 ng/ml、晚孕期 100~400 ng/ml
- 绝经期
- <0.7 ng/ml(注:单位换算pg/ml×3.67=pmol/L)
LH的临床意义:
❶水平升高:高孕酮血症(反复出现的多发性卵巢囊肿却不能手术)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肾上腺肿瘤,17α-羟化酶缺乏、21羟化酶缺乏。
❷水平下降: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、无排卵性月经或无排卵性子宫出血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孕酮的相关释疑:
- 1正常黄体中期(月经第22~24天):P≥15 μg /L
- 2黄体功能不全:P<10 μg /L;无排卵:P<5 μg /L
- 3国外一般测月经第22、23、24天平均值,国内一般只测一次
睾酮(T)
女性睾酮主要来源于肾上腺,小部分来自于卵巢。女性仅需少量睾酮来维持生长,且不干扰女性生理特征及功能。睾酮对人体蛋白质合成、骨骼生长及红细胞生成等均有促进作用。血液循环中97%~99%与白蛋白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,仅1%~3%呈游离状态,发挥生理效应。
P正常参考值:4~80 ng/ml。
- 卵泡期
- 0.2~0.4 ng/ml
- 排卵期
- 8.5~32.2 ng/ml
- 妊娠期
- 早孕期 20~30 ng/ml、中孕期 50~100 ng/ml、晚孕期 100~400 ng/ml
- 绝经期
- <0.7 ng/ml(注:单位换算pg/ml×3.67=pmol/L)
T的临床意义:女性血清T水平低无特殊临床意义
T升高可见如下疾病:
- 1女性多毛、男性化:PCOS(30%患者具有T水平升高),卵巢男性化肿瘤,真两性畸形
- 2肾上腺疾病: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(因ACTH合成增加,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,常伴T分泌增加)
- 3外源性因素:使用外源性睾丸激素、促性腺激素或具有雄激素作用的内分泌药物。
泌乳素(PRL)
由腺垂体合成的蛋白质激素,妊娠后及哺乳期进一步增加,促进乳腺的生长发育和乳汁形成。
PRL正常参考值:4~80 ng/ml。
- 青春前期
- <8 μg/L
- 育龄女性
- 3~25 μg/
- 妊娠期
- 随孕周增加而升高
PRL的测定注意事项:早上9:30-12:30;静息20~30 min;不要求空腹,但是早晨低蛋白饮食
异常升高(>30 μg/L)主要见于以下疾病:
- 1下丘脑疾病:肿瘤或破坏性病变。
- 2垂体疾病:垂体泌乳素瘤、空泡蝶鞍综合征
- 3药物性原因:氯丙嗪、奋乃近、灭吐灵;利血平、甲基多巴;雌激素及孕激素
- 4甲状腺疾病:甲减
- 5生理性增高:妊娠、哺乳期、应激状态
试管婴儿术前相关检查
性激素六项
卵泡生成激素(FSH) 黄体生成激素(LH) 雌二醇 (E2) 孕酮(P) 睾酮(T) 催乳激素(PRL)
阴道B超
窦卵泡计数(AF) 排卵监测 基础卵泡数量 子宫内膜厚度 宫腔环境
血常规
红细胞(RBC) 血红蛋白(HGB) 白细胞(WBC) 血小板(PLT) 血沉(ESR)
尿常规
尿白细胞(U—LEU) 尿酮体(U-Ket) 尿亚硝酸盐(NIT) 尿胆原(URO或UBG) 尿胆红素(U-BIL) 尿蛋白(R-PRO) 葡萄糖(U—Glu) 尿比重(SG) 尿酸碱度(U—pH) 隐血(U—BLO)
凝血功能
凝血酶原时间(PT)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 凝血酶时间(TT) 纤维蛋白原(FIB)
肝、肾功能检查
甘胆酸(CG) 铁蛋白(SF) 前白蛋白(PA) 转铁蛋白(TF) 胆汁酸(TBA) 甲胎蛋白(AFP) 胆红素 谷丙转氨酶(GPT) 谷草转氨酶(GOT) 肌酐(CRE) 血尿素氮(BUN)
术前五项
甲肝 乙肝五项指标 丙肝抗体 艾滋病抗体 梅毒抗体
优生四项
弓形虫(TO) 风疹病毒(RV) 巨细胞病毒(CMV) 单纯疱疹病毒(HSV-1,HSV-2)
其他
心电图 AMH(抗穆勒氏荷尔蒙) 宫颈抹片 胸片 血型
引用资料
- 1如何看懂性激素六项报告单点山东省立第三医院[引用日期2017-12-20]
本文由广州孕育代为发布,不代表广州孕育立场,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ftong.com/shiguanbaike/3057.html